安博体育官网入口直播|安博直播源是专业的精密陶瓷加工生产厂家,擅长精密工业陶瓷加工,可来图、来样定制,精密陶瓷价格咨询电话:15817792532

首页 > 安博直播源

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

日期:2024-03-02 作者:安博直播源

  近日,一位收藏爱好者爆料称,他收集了一套新中国早期制造的直升机的资料,直升机的名称为“延安二号”,后来上网搜索后发现,原来“延安二号”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并初步试飞成功的轻型直升机,而目前这架飞机就收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。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万分,希望《发现》周刊能帮助多提供一些关于这架直升机的资料。

  记者随即展开了调查,并找到了一位当年参与研制的专家,关于这架飞机研制的来龙去脉也渐渐清晰地展现开来。

  据收藏者王世清先生介绍,前几日他在南艺后街闲逛时,无意中发现了一套和飞机有关的资料。这套资料里有很多关于新中国早期飞机制造的内容,但有一沓资料都是关于一架名叫“延安二号”的直升机的,里面有1959年的“延安二号试飞文件”、1969年的“教学人员实习记录本”、1973年的“延安二号万向接头轴疲劳试验报告”、1975年的“延安二号试飞空测记录照片”等,其他的还有一本当年研制过程中的工作照。

  这些资料上大多是一些专业术语,外行基本看不懂,但凭着多年的收藏经验和对飞机的爱好,王世清决定将这批资料买下来。买回来后,他又赶紧上网搜索关于“延安二号”的资料,这一查发现,原来“延安二号”竟然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并初步试飞成功的轻型直升机,在直升机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。

  只是奇怪的是,网上的资料都显示,这架飞机是从1965年才开始研制,到1975年研制成功,为何自己买的资料里面会出现1959年的关于“延安二号”的资料呢?

  近日,记者和王世清先生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馆内,看到了这架传说中的“延安二号”。

  这架飞机表面红黄白相间,在馆内大多数为银白色的飞机中显得格外显眼。不过这架飞机不大,在众飞机中显得比较“娇小”,个头也不高,只有2米多,和周围的其他飞机比较起来,宛如一个“小家碧玉”。但就是这样一架飞机,在中国直升机研究史上,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  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,记者还找到了当年参与研制“延安二号”的老教授,他的名字叫高正,在我国直升机研究领域赫赫有名。在他的介绍下,记者对“延安二号”的来龙去脉渐渐有了清晰的了解。

  关于为何在1959年也出现延安二号的文件,高正介绍说,1959年的“延安二号”和1965年开始研发的延安二号其实完全不一样。1958年在“”浪潮中,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“延安一号”飞机试飞成功,于是接着又开始研制“延安二号”。“延安一号”并不是直升机,而是普通的单翼飞机。而此时继续研制的“延安二号”直升机并未能进行试飞,只是做到地面系留试验(地面系留试验就是把飞机用绳索固定在地上,然后启动飞机,只让飞机悬空于地面上一小段距离,用来测试飞机的各项性能),而高空飞行就飞不起来。1959年之后因为国家进入困难时期和技术等原因,“延安二号”研制任务就下马了。

  到1965年,因为边防军事需要,轻型直升机的研制任务又被提上日程。当时,我国正经历困难时期,边防也不太安宁,特别是西部边界,边境线多为大雪山,气候恶劣,边防战士巡防特别困难,如果有战士生病受伤,都只能靠其他战士抬着走路下山治疗,来回就要好几天,环境非常恶劣。在这种环境下,国家于是向当时的西北工业大学提出要求研制一种可以供边防巡逻、侦察、运输物资的直升机。“延安二号”应运而生。

  记者查阅了航空史资料,得知当时对“延安二号”的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有:升限5000米,巡航速度180千米/小时,飞行半径500千米,乘员共两名,其中驾驶员1名,侦察员1名,每名乘员的额定重量为100千克。虽然目标明确,但“延安二号”的研制过程却一波三折。

  在研究刚开始没多久,“文革”也来了,工程很快被耽搁,直到1967年,在“抓革命、促生产”、“复课闹革命”的号召下,研制工作才得以恢复。不过好景不长,到1969年研制工作不得不再次中断。过了一年,研制工作才又得以进行。 1970年末,西北工业大学的直升机设计专业奉命迁并到南京航空学院(即现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),“延安二号”的研制工作随之带到南京,搬迁工作再次使研制中断。“延安二号”研制过程共被迫中断了三次。

  除了这些环境动荡因素,当时的技术也面临很大困难,既没有一点外来的技术上的支持,又缺乏实战经验,一切都得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爬滚打。

  当时,中国也有仿制的苏联直升机,但其吨位在7吨以上,只能作为原理上的参考,而“延安二号”是1吨级的轻型直升机,其原理就无法照抄。另外,直升机和平常滑跑起落的飞机不同,它能直上直下地飞行,又能前后左右飞行,其制造技术要比平常飞机难多了。世界上直升机比飞机晚出现几十年,主要是因为直升机的技术难度要比飞机高很多。

  直升机是通过顶上的桨叶旋转上天,桨叶在旋转时,转到每个角度所受的力都不一样,顺风方向的、逆风方向的,所在角度不同,受到的力就不同,同时飞机本身还要升高、前进等等。在这样一个受力不规则的条件下,怎样保持飞机的平衡,是一个非常难克服的问题。同时,直升机飞行时,除了发动机、减速器、传动轴,还有顶上的桨叶和尾桨都在转动,这就导致直升机的振动很大。所以在研制时,必须要解决振动问题。

  据资料记载,“延安二号”在进行系留试车试验时曾发生“地面共振”事故,一位技术人员被桨叶打中,死时年仅33岁。

  地面共振是长期困扰直升机设计师的一个难题。中学物理课上,老师可能会讲到这样一个故事:有一队士兵步伐一致地过桥,因为共振问题而导致桥塌,所有人都掉进了河里。直升机中的“地面共振”和这个例子中的共振也一样,共振轻则导致某一机体损坏,重则机毁人亡。而“延安二号”的这起死亡事故就是因为地面共振导致的。

  专家介绍,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地面共振,就要对飞机进行反复测试。在进行各项试验时,开飞机的都是设计人员自己,但高空试飞就必须由专门的飞行员来操控了,因为设计人员没有飞行执照。

  在测试前,工作人员会事先在飞机需要测振的地方贴上感测仪,然后开动飞机做试验,测出数据后要对数据来进行计算分析,看其振动数据是不是在安全范围内,如果超出范围就要对飞机相应部位做修改。在王世清收集的资料里,就有一本当年对“延安二号”进行测振的数据图。从记录来看,这一些数据基本上每隔几天就记录一次。

  因为当时人们对地面共振的认识不足,我国还是第一次对地面共振问题真刀实枪地干,所以导致了事故发生。事故发生后,所有的研制人员都非常难受,毕竟一个年纪轻轻的技术骨干就这么没了。不过很快,大家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,决定一定要克服技术难题,开始夜以继日地做多元化的分析计算和试验。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灵活计算的电脑,一切都是靠手工计算。在大家的努力下,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。

  “延安二号”直升机的所有零部件,包括桨叶、尾桨、发动机等,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,并率先在国内使用了复合材料。复合材料有以下几个好处,首先它是非金属,不导电,遇到雷电天气就可避免被电到的危险;其次,复合材料不容易疲劳,金属材料会有疲劳度,像钢丝这样的材料,经过多次弯折后就会断裂,而复合材料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;此外复合材料可模压成型,只要模具做好,在流水线上生产的零件精度就是相同的。“延安二号”研制成功,复合材料功不可没。

  1975年,“延安二号”被运往南京东山机场进行试飞,并且试飞成功,各项指标功能正常。1978年,“延安二号”的研制被授予“全国科学大会奖”。

  当时,“延安二号”总共设计了3架,一架用于了“静力实验”,一架陈列在南航航空馆,还有一架就在南航的直升机研究所实验室里,已改造为教学试验设备供学生用。

  “延安二号”的设计成功,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直升机的先河,锻炼了直升机研究队伍,给中国的直升机研究事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(王先生线元)

© 2021 安博体育官网入口直播|安博直播源(www.qhxfpay.com)

友情推荐:专业的安博体育,提供安博体育官网入口直播安博直播源服务

电话:15817792532

一键拨打安博体育官网入口直播|安博直播源报价电话一键拨打